南海珊瑚礁停靠船只排放未经过处理污水
商报:根据美国一家地理空间图像和数据分析公司的一份报告,在包括西菲律滨海在内的南中国海南沙群岛,数百艘停泊船只的未经处理的污水破坏了该地区的珊瑚礁。
Simularity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丽丝·德尔在Stratbase ADR Institute智库的一个在线论坛上展示了南海仲裁案五周年的水质报告。
该公司发布的卫星图像显示,停泊的船只是如何在九章群礁造成叶绿素a大量繁殖的,而九章群礁完全位于西菲律滨海的菲律滨专属经济区内。
根据这份报告,水中叶绿素a的浓度是衡量浮游植物的一种方法。
报告写说:"居住在珊瑚礁的生物无法消化的过量浮游植物死亡后沉入海底,被细菌消化。 ”
报告补充说:"这些细菌消耗了鱼类通常能够获得的氧气,从而形成了一个'死亡区'。 ”
报告显示赤瓜礁、东门礁、琼礁、染青东礁和鬼喊礁上的叶绿素a浓度。
赤瓜礁和东门礁是中国占领的,而染青东礁和鬼喊礁是越南占领的。
卫星图像显示,在过去的五年中,这些特征上的叶绿素a浓度有所增加,这表明藻类过度生长。
"珊瑚礁上的肉质藻类会增加大量的营养物质,而微生物会吃掉这些营养物质。" 这些微生物通过耗尽环境中的氧气或引入疾病来危害珊瑚。 ”
更糟糕的是,珊瑚礁附近水域的过度捕捞使得以藻类为主要食用者的藻类消失,从而增加了肉质藻类的数量。
报告写道:"向藻类倾斜会导致海水酸化加剧,珊瑚侵蚀加剧。 "报告还说,这是气候变化导致海洋酸化加剧的另一个原因。
南沙群岛的珊瑚礁为85%的沿海居民提供了鱼类。
这种相似性还指出,南沙珊瑚礁是成鱼种群的托儿所,这些成鱼构成了菲律滨、越南、马来西亚、文莱和印尼的渔业。
Simularity说:"破坏这些珊瑚礁直接影响整个南中国海的鱼类资源,并可能导致沿海地区的饥饿危机和南中国海商业捕鱼的崩溃。 ”
根据Simularity发布的卫星图像,截至6月17日,236艘疑似中国船只在赤瓜礁被发现。